前几天一位堂弟的岳父在某家大医院ICU经抢救二十多天后,还是不幸去世了,总共花费了二十多万元的医药费,对于他们这样的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次既丧失亲人又背负债务的双重沉重打击。
堂弟岳父今年已经75岁,是去年12月中旬因脑出血住院抢救的,当时情况已十分危重,但家人还庆幸能够及时发现并送往大医院抢救,都以为最后即使是不能康复最多也是偏瘫不能自理,可还是没有想到,在四处筹钱抢救了二十多天后还是走了,连今年的春节都没来得及过。
这让我不禁也想起了我岳父,以前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平时很少愿意打胰岛素,不太按时服降压药,也不大注意做到作息规律,偶尔还私下跟亲戚朋友喝两杯。几年前那段时间也恰好是春节前,因为外出着凉回来感冒发烧了好几天,在家里服些感冒退烧药,后面发觉他有点神智不清、身体乏力甚至连走路都不太稳了,赶紧就送去市内大医院治疗,检查后发现主要是肺部感染,很快便转入ICU,后面发现已引起并发症,便动了手术,因为医院当时血库告急还连忙联系动员一些亲戚去市血站中心献血,前后坚持住院治疗了将近一个月,记得岳父刚入院前一两个星期时,经抢救后神智还算清醒思维也清晰,自己还可以翻身坐起来,但最终还是因为器官衰竭抢救无效走了,当时才退休不满三年。那次住院治疗费总共花了三十多万元(不清楚最终给报销了多少,听说用的不少进口药是不能报销的)。
这些年还知道有些亲戚、同学、同事因为身患绝症中晚期而入院化疗的,结果印象中他们的结局都一样,而且从发现到治疗直至去世的过程前后也才几个月甚至是一个月左右,但治疗费用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人没病就是福气。大概没有多少城乡家庭,能够经受得起哪怕家庭其中一个成员身患重病后长时间抢救性治疗所产生的费用负担,更不用说往往还有后续康复、护理所需的又一大笔费用开支。
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谁都无法逃避。但是当家人生病时,作为其他家人尤其是子女作出自己最大努力给予治疗,尽到最大的责任和孝心是理所应当,这样做才能心里永无愧疚。然而,一旦人病情危重,住院后往往医生都会征求家属意见,是否要进入ICU,是否要用一些进口药、特效药,是否还要作进一步的抢救、治疗,等等。往往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病人家属都是思想很矛盾、心里很纠结。至于如何作出决定,得综合权衡一下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家人的生计、病人的病情以及后续的治疗及费用,仔细好好的掂量掂量,毕竟谁都不愿意因为一着不慎,而陷入人财两空甚至于欠下难以还清的巨额债务的被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