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RFID系统”的提出,成为物联网概念的开端,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2009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 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近两年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布局,IBM“智慧地球”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被公认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与“智慧地球”密切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更成为科技发达国家制定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
智慧地球分成三个要素,即“3I”: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是指把新一代的IT、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装备到全球的医院、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通过互联网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使得人类以更加精细、动态的方式和生活,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提升“智慧水平”,最终就是“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
在今年3月20日北航与非网第三期产业论坛上,演讲嘉宾张有光老师总结说,按照IBM智慧地球中定义的物联网概念来看,主要涉及3方面技术----全面感知,可靠传输与智能处理。
“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GPS、摄像头、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可靠传输”是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传输技术,充分利用不同信道的传输能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输系统,使信息得以可靠传输的技术,可靠传输,就是采用一系列技术来保障信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准确、精确的传输。
“智能处理”是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智能处理则是在信号捕捉及传输的基础上通过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技术对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张有光老师在会上表示,据相关市场研究中心推出《中国物联网产业现状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指出,未来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慧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疗、车用传感器等领域率先普及,五个领域将实现500亿的总产值。
从全球范围来看,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在此次领域发展方面起步较早,技术和标准发展与国际基本同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都对物联网产业给予了较多的支持。但是与此同时,物联网在国内的发展还面临这一个重要的问题--缺乏龙头企业牵引。
再好的概念都需要得到最终用户的认可。目前,我们面临的现状是用户对于物联网概念还是比较陌生,依然需要行业的引导与指教。可以说,物联网领域绝对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选择适当的进入领域、适当的切入点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